繁體版
适老版 | 无障碍阅读
手机版
站群导航

市政府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市、区)政府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睢阳区政府办公室
生效日期: 2018-01-2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重点工作

2018年政府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22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持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抓紧抓实发展第一要务,按照省委打好“四张牌”和市委建设“六区一中心”的要求,以实现跨越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围绕“一个目标,十大任务”,持续实施“一古两新一带多节点”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改善民生补齐短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力强化法治维护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睢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速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环保、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完成市定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为主线,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以明清古城保护建设为重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高地,全域化构筑以古城为核心的大文化、大旅游格局。科学编制规划。完善《商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快编制《商丘古都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商丘海绵城市城湖区域风貌规划》、《商丘市睢阳区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古城修复项目单体建筑设计,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加快项目建设。完成城湖清淤扩容、府衙、归德驿馆、中山南大街商业区修复等7个续建项目;完成归德府西城墙、北城墙维修加固工程,实施城内东北片区、东南片区民居修建工程;加快大有丰酱园、原区委办公旧址、华商博物馆、中山大街北段商业街区、中山西街商业区建设与修复工程,启动城湖景观修建、古城四关道路及拱桥修建工程;实施城内93条历史街区街巷、“八大家七大户”历史遗存建筑的部分修复工程。持续推动融合发展。实施中山南北大街、东西大街等片区业态植入和运营;开展全域旅游创建,打造文化旅游小镇,发展生态特色游。协助举办好“中国·

商丘国际华商节”,提高“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一城阅尽五千年”文化旅游品牌。

(二)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业态培育,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强产业发展平台。新建产业集聚区道路16条、安置房19万平方米,推进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区建设。新建君台路、苏通路等市政道路,实施恒大公园、秋实公园绿地建设。加快两个园区4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40万平方米“双创”园区项目建设进度。强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园示范区建设。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强化纺织服装、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引领地位,发展童装针织内衣产业基地和服装对外贸易加工基地,努力打造成中国儿童针织内衣集散地。争创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针织童装产品原辅料由64支提升到80支以上。推进瀚斯科技、富强科技等项目投产运营。加快中建材光电产业园建设,实施中联玻璃“退市进园”。培育壮大高端品牌。以国龙新材料、中联玻璃为依托,建立新材料省级院士工作站、新材料产业研究基地和成果孵化中心,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新认定高新企业3家以上。创建国家级“双创”基地,孵化小型微型实体企业100家以上。力争华润雪花啤酒增加产能3万千升,推进林河酒业振兴,鼓励邦杰食品公司、广益食品公司发展休闲、旅游食品,支持饮之健航空食品年内投入市场,助推阿里巴巴(商丘)产业带入驻实体企业500家,完成网上销售额50亿元。

(三)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载体,着力深化文明城市全域创建。坚持“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绿色发展理念,打基础、补短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丽新睢阳。全力优化路网布局。投资17亿元,新建紫荆南路、华夏南路、汉梁路等市政道路32条,升级改造珠江西路、包河西路等城区道路8条,打通城区道路“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绿化水平。深化和扩展园林城市创建,抓好华商湿地公园、长江公园等续建工程;新建隋唐大运河遗址公园、中央公园、健康公园、南海大道生态绿廊公园4个,提升改造民馨公园,建成牡丹园等街头游园、绿地10个,启动明伦路、文庙路等20条道路绿化建设。大力完善基础保障。启动72个老旧小区地下雨污水管网分流改建工程,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启动环卫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厕所革命”。加快中电国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坚持全域创建、全民创建,持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争创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德育教育,倡导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持续实施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门头牌匾、城市美化亮化等专项整治行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以大棚户区改造为突破,深入推进“一古两新一带多节点”城市发展战略。围绕古城保护性修复与展示、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全力加速大棚户区改造,拓展发展空间,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明确改造重点。抢抓国家“三年棚改计划”机遇,提前谋划,2018年实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三期、重点街区棚户区改造四期等项目4个。抓好居民安置。加快推进南部新城、西部新城和部分就地就近安置片区建设,南部安置区1.6万套、180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工程年底建成,西部安置区1.4万套、160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工程2019年上半年建成。统筹推进安置区14条道路建设,配套建设21所幼儿园、5所中小学、6个社区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安置区公共服务水平。盘活城市有效资产。发挥中心城区优势,依托北海路、神火大道,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扶持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突出抓好问题楼盘处置和解困工作。加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查处力度,依法规范用地行为。启动“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土地资源配置。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力度,加快优质土地资源整合出让。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五)以开放招商为路径,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全民招商理念,继续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持续叫响“项目建设年”。明确招商领域。围绕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加工制造业,招大引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壮大楼宇经济,加快国贸360广场、红星国际广场、鼎合国际大酒店、信华城国际酒店等城市综合体建设。2018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10个,5亿元以上项目5个。突出精准招商。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闽东南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紧盯国内外500强、央企和龙头品牌企业、民营500强,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加快推进与中建材、南京嘉远、华润物流等重点企业的对接和跟踪服务,促进项目尽快签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和省、市“十三五”规划及重点支持领域,制定项目清单,确保更多优质项目落户睢阳。2018年谋划重点项目134个,总投资1116.2亿元,计划投资398.3亿元,南部和西部安置区建设、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国龙新材料碳纤维催化剂等3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津津食品等46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

(六)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统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优化产业布局。制定《睢阳区农业产业规划》、《睢阳区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成高标准粮田建设7.8万亩,发展优质小麦10万亩;实施省级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重点县项目,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5万亩。夯实98万亩耕地保有量,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设立农业品牌基金和特色农业发展基金,以品牌农业带动特色农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西瓜、优质花生、脱毒土豆、芦笋等名特优作物,生产基地扩大到40万亩;依托城区优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充实市民“菜篮子”,打造商丘“南花园”。加快牧原集团、正邦集团循环生态农业建设,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00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新增农产品认证品牌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2家。建设美丽乡村。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成立睢阳区农村垃圾处理公司,加快农村垃圾、污水分类处理。3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示范村,60%的行政村建成达标村。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完成造林任务9000亩;加强农田村镇廊道绿化建设,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搭建水利融资平台,成立睢阳区水投公司,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河道治理工作。加快“三环九放射”快速通道和干线公路建设,建成神火大道南延、中亚大道西延、商柘、商鹿和省道316、317等6条道路;投资3亿元,建成乡村公路100公里,打造城乡“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乡镇村庄规划。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壮大集体经济,2018年底基本完成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土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九大”工程、“六改”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工程,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脱贫渠道,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加快扶贫车间建设,实施到户增收、光伏扶贫项目,脱贫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退出任务。

(七)以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为抓手,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海绵城市,打造美丽宜居睢阳。持续实施蓝天工程。狠抓扬尘污染治理,严控工业污染源排放,深入开展“零点夜查”行动,深化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措施,确保2018年优良天气数、PM10、PM2.5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健全“河长制”体制机制,制定《睢阳区河道治理规划》,推进生态和水资源综合治理,实现沟相连、河相通、渠相接、旱能储、涝能排的格局;持续实施内河治理工程,启动隋唐大坡河开挖工程;强化内河水系截污清淤、水面扩增治理措施,加快沿河溢流口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生态湿地,恢复河道生态功能,逐步完善城市水体良性生态系统。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分类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环境管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提升土地质量。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着力开展环境整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八)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持续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加快城区拆迁学校异地新建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35所。加快健康睢阳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区中医院、区卫校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搬迁建设,启动南部新城、谋划西部新城三甲医院建设。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提升计划生育服务能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完善保障救助体系。扩大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保障范围,实现全民参保全覆盖,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无盲区。投资1500万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7所。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确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成送戏下乡演出700场。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放管服”改革,启动政务服务中心新址建设。做好第九届村民委员会和第六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拥护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深化“双拥”共建成果。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跟我来”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妇联、关工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和老体协、老年书画院、老促会等社团组织开展工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老龄工作,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深化平安法治睢阳创建。实施“雪亮工程”,构筑立体治安防控网络。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和信息化、网格化管理,妥善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落实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依法妥善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深入实施“七五”普法,争创“七五”普法中期全国先进区。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依法打击和处理非法集资,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