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无障碍阅读
手机版
站群导航

商丘市政府网

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县区政府(管委会)

中国政府网 河南省政府网 商丘市政府网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11411403K25474814A-2021-00010 发布机构: 睢阳区政府
生效日期: 2021-02-25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重要会议

干在实处起好步 走在前列勇争先——睢阳区召开2021年三级干部大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25 浏览次数: 【字体:

2月23日上午,睢阳区三级干部大会隆重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总结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表彰过去一年全区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2021年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奋力谱写睢阳高质量发展绚丽篇章。

区委书记栗朝举主持会议并讲话。区政府区长孙景权回顾了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对2021年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黄文杰宣读了《中共睢阳区委 睢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20年度全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的形式进行,区领导陈东程、班奎星、张岩、段云泉、马登峰、高进、任广瑜、常志勇等现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区直各单位班子成员在工人文化宫主会场参加会议,各乡镇(街道)其他班子成员、各站(所)长、村(社区)干部在各自分会场参加会议。

栗朝举在讲话中指出,在这个时间节点召开全区三级干部大会,既是为了让大家尽快把心思从节日气氛中收回来,及时调整工作状态;也是为了对过去一年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选树标杆;更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明确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举措。

栗朝举强调,抓好今年工作,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区发展目标定位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过去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总结和梳理前一个时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聚焦乡村振兴、古城复兴、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中心城区辐射带动、民生民计改善“五篇文章”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三农”、城建等12个专项工作领导组,完善了专班负责制、周例会制、工作晾晒制、清单制、承诺制、约谈制等一系列工作推进机制,实行了“一线工作督导”“四不两直”工作法,落实落细“马上办、抓落实”9+1工作推进机制和“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着力解决了“少数干、多数看”等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区上下发展的方向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有力、氛围更加浓郁。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0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93亿元,同比增长3%,成绩取得实属不易。在乡村振兴上,我们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中心村建设、空心村整治为突破口,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在每个乡镇确定2个中心村作为安居养老房建设试点,投入资金5897万元,高标准规划建设“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养老用房569套,整理空闲土地906亩,配套建设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着力破解农村“一老一小”、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建设、人居环境等一系列难题,激活农村土地、人力、资金等发展要素资源,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在古城复兴上,我们把弘扬殷商文化、传承古城文脉作为重大责任,以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为主线,以凝聚古城人气、恢复古城活力为目标,实施了城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有序推进归德府城墙维修加固、中山大街片区修复、考古“两站”建设等重点项目,完善古城内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加强古城日常维护管理,古城生机、活力和人气持续增强。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上,我们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聚焦纺织服装、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全面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园、光电玻璃产业园和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两园区一平台”建设,着力盘活闲置土地、僵尸企业等要素资源,持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产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在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上,高标准实施138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谋划启动4个城中村改造试点项目,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有序出让土地1700多亩,实现土地收入40亿元,挖掘了城市发展潜力;同时,一大批城市综合体、房地产项目、金融保险机构落户睢阳,实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民生民计改善上,基本建成南部新城、西部新城、食品产业园区1号安置地、金地和云水居花园等保障性安居工程1.58万套,已入住6733套;9所城区学校、5所寄宿制学校、2所幼儿园建设进展顺利,建成功能室100多个,我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验收;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市四院等4家公立医院开通“就医一卡通”服务,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入院就医更加便捷,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大战大考中,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践行党中央的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冲锋在前、奋战在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让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保障,为保护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栗朝举强调,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诸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古城活力还要进一步增强、主导产业链条不完整、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医疗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突出,既要全面检视工作差距,增强“标兵渐远、追兵渐近”危机意识;又要坚定发展信心,看到我们在乡村发展、区位条件、产业发展、文旅融合上拥有的独特优势,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一步一个脚印推进。

栗朝举强调,抓好今年工作,要全面了解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去干。在推动工作落实中,只有结合睢阳实际,对标对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才能清楚认识我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中推动睢阳高质量发展。要把握新发展阶段,清楚认识“要干什么”。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新发展阶段奠定“新”的发展基础、赋予“新”的发展任务、面临“新”的发展环境,更有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坚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准确把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聚力聚焦高质量发展“五篇文章”,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睢阳开好局起好步。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清楚认识“能干什么”。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发展的本质要求。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省委提出了“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基本建成‘四个强省’、一个高地、一个家园的现代化河南”的战略部署,市委提出了“六区一中心”的发展战略,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谋划了高质量发展“五篇文章”。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自觉实践,关键在于我们各级党组织要在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始终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更加坚定用新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推动发展。要融入新发展格局,清楚认识“怎么去干”。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我们要全面理解新发展格局的深刻战略内涵,聚焦睢阳高质量发展“五篇文章”,找准切入点、突破口,在扩大内需、补链延链、畅通循环、深化改革等方面狠下功夫,聚力攻坚、靶向发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栗朝举强调,抓好今年工作,要准确把握工作重点、难点和突破点。要持续聚焦乡村振兴,抢抓国家政策、农村改革、规划修编等重大机遇,以城市化理念推动小城镇建设,继续抓好中心村建设、空心村整治,全域推开农村安居养老房建设,完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利用,着力建强“三农”人才队伍,全面推进睢阳乡村振兴,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要持续聚焦古城复兴,以城郭内6.6平方公里历史城区为主体,以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为主线,以凝聚古城人气、恢复古城活力为目标,做好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存建筑、文物古迹修缮工作,完善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加快盘活国有资产,高标准做好业态植入,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古城,焕发古城生机活力,在弘扬殷商文化、传承历史文脉上走在全市前列。要持续聚焦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聚焦主业,保持定力,持续推进“两园区一平台”建设,围绕光电玻璃产业,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引进发展下游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围绕纺织服装产业,加强资源整合,提升研发能力,实施电商带动,通过创新设计、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实现品牌塑造,促进品质提升,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要持续聚焦中心城区辐射带动,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探索城中村改造新路径,完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约节约利用好城区土地资源,持续壮大总部经济、商圈经济、楼宇经济,在提升城市能级、推动内涵式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要持续聚焦民生民计改善,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分配,不断提升教育办学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着力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在改善民生福祉、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上走在前列。

栗朝举要求,抓好今年工作,要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要建强干部队伍抓落实。坚持好干部标准,真正把干部结构调优,把领导班子配强,把实干者大胆用起来,把怠政者坚决调下去,切实做到人岗相适,形成支持大胆干、大胆闯,鼓励敢担当、敢作为的良好氛围。在换届中,要教育党员干部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领导,正确对待他人,关键是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要强化专班作用抓落实。充分发挥十二个工作专班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完善组织协调的领导机制、协同机制和联动机制,牵头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做到对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重要工作制定专门方案,对重点项目组建专门队伍,实施挂图作战,持续跟踪督办,确保问题化解及时有力、工作推进到位有序。要完善工作机制抓落实。持续健全“马上办抓落实”9+1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专班负责制、周例会制、工作晾晒制、清单制、承诺制、约谈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进一步理清自身工作职责,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细化到人、量化到岗位、规范化到常态,推动工作落实落地。要优化营商环境抓落实。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全力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和难点,把该放的放彻底、能放的放到位、该管的管到底,着力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

孙景权总结回顾了2020年各项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发展形势,并对做好今年各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他指出,过去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顶住巨大压力,抓住发展机遇,付出辛勤汗水,破解困难挑战,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2021年,全区上下要把时间安排、精力投放、资源配置、工作谋划集中到“紧紧围绕‘六区一中心’发展战略、深度聚焦‘五篇文章’”这个中心工作上来,凝心聚力,苦干实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在聚焦乡村振兴方面,要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大力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以农村安居养老房建设为突破口,深挖乡镇土地“增减挂”潜力,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途径,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聚焦古城复兴方面,要完善保护体系,发挥现有资产效益,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殷商文化传承创新区。在聚焦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方面,要集中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壮大光电材料、光伏设备产业链,支持纺织服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益。在聚焦中心城区辐射带动方面,要强化优质地块推介,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和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在聚焦民生民计改善方面,要着力做好安置房建设分配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孙景权强调,持续深化“五篇文章”,既要坚持一手“抓重点、促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优化房地产业,强化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推动全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升级。同时,还要坚持一手“防风险、守底线”,树牢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抓好疫情防控,严肃财经纪律,严厉打击“双违”,强化污染防治工作,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做好信访维稳,为全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