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114030001-syqrmzfqjtj-00000038 | 发布机构: | 睢阳区教育体局 |
成文日期: | 2023-12-23 | 有效性: | 有效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义务教育 |
睢阳区2023年中小学美育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全区学校实际情况,睢阳区教体局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不断更新、提高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和水平,努力提高艺术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把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领域中,使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现将我区2023年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艺术课程建设
一是坚持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模式。突出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着力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三是加强艺术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参考依据。
二、艺术教师配备
按照课程计划开设艺术课程的要求,我们严格按要求配备艺术教师,重视对艺术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每年通国培、省培、网上研修等方式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美育教师队伍。11月份举办睢阳区艺术教师专业技能选拔赛,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取得很好成绩。
三、艺术教育管理
我区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有分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副局长,有专门负责学校艺术的专干和艺术教研人员,各中小学校有专门负责艺术工作的副校长和专干。我们建立有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制度,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到了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建立有校本教研制度,成立了艺术教研组,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了艺术教育科研和教改的良好风气。各学校参加校外艺术比赛或艺术活动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备案。我们坚持根据教学目标,加强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并实施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有效的考查、考核,进一步改进中小学的艺术教学,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
四、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
我区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能较好地满足艺术课程教学的需要,确保艺术教育活动场所。
五、课外艺术活动
一是各中小学结合实际,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学,保证每周有固定的艺术活动时间,每年组织合唱节、美术展和艺术节等活动,如6月份睢阳区实验学校举办了第六届艺术节文艺汇演。二是加大精品社团建设推动力度,如睢阳区胜利小学的葫芦丝社团、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剪纸社团、睢阳区实验学校管乐社团等都有很大影响力,通过社团活动开展,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了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为加强各中小学校园艺术环境建设,构建文明、健康、平安、人文、美丽和谐的校园艺术文化体系,各中小学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配合路标、宣传栏、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学校文化艺术氛围。在校园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幅幅经过装裱的学生作品挂在墙上,既美化了校园,又激励了学生。营造了浓浓的温馨的艺术氛围,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乐园,让全校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学校艺术文化的魅力。
七、实行艺术教育工作通报制度
对在参加全区艺术活动、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按照区艺术工作相关的制度在全区进行通报,并将老师获得的省、区、市的各级荣誉及时输入区教师业绩库。在评选先进、职称评聘时,艺术教师享有和其他教师同样的待遇。
八、存在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扩大推动高雅艺术其他项目进校园,开展好传统艺术等校园艺术活动。借助社会艺术资源力量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服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把课内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艺术课程教师利用好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坚持课内外一体化,努力形成艺术教育特色。
2.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一校一品”项目的实施。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合“美好教育”抓住有利契机,多层面积极开展全区性艺术活动。利用各种重大纪念日、节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六一”“元旦”前后开展学生文艺汇演、舞蹈比赛、绘画展演等活动。
4.积极促进对外交流、与市内艺术名校、美育强区、区文化馆以及美协、音协合作。充分发挥外界力量在校园艺术教育活动中的有力助推作用,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加强校际合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